新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科技

折叠屏会成为手机创新的“弯路”吗?

时间:2024-01-06 15:09:09
目前,真正称得上革命性的折叠屏手机,还没有出现。所以说,折叠屏手机寄予的是国产手机高端化的希望。但这是否意味着手机厂商依靠折叠屏手机成功走向高端化了呢?折叠屏是否在走创新的弯路?

折叠屏会成为手机创新的“弯路”吗?

2023年即将结束。 回顾智能手机行业,在逐渐拉长的换机周期下,寒冬仍在侵袭整个行业。 果然,折叠屏手机再次逆势增长,成为低迷行业。 强调。

CINNO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可折叠屏手机销量达到198万台,同比增长175%,环比增长70%。 此外,DSCC发布的2023年折叠屏手机市场报告显示,Q3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环比增长215%,达到700万部,年增16%,已连续第十二年。 第一季度同比正增长。

回顾2019年2月20日,三星面向广大消费者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折叠屏手机。 如果以此作为折叠屏手机发展的起点,那么折叠屏手机赛道已经走过了4年。 一年多了。 今年无疑是关键的一年。 随着技术突破、性能升级、价格下降,折叠屏手机逐渐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而最新消息则爆料称,苹果正在积极开发新的折叠屏产品,预计将于 2024 年底公布。

这个消息对于我国折叠屏手机的发展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苹果推出折叠屏产品肯定会有更大的带动作用,有助于折叠屏的普及。 然而相反,没有一家国产手机厂商希望这个游戏破坏者是苹果。 目前,真正革命性的折叠屏手机尚未出现。

折叠屏尚无法与直屏“战斗”

今年国内手机厂商的折叠屏手机亮点十足:华为Mate V2、Vs2、V钱包,其中Magic V2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就突破了80万台。

从这些产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折叠屏手机在性能和轻薄度上的重大突破。

过去,当传统智能手机的成像能力发展到与单反相媲美、用户体验标准不断提升时,折叠屏手机为了“轻薄”,不得不牺牲成像能力。 同样,芯片、屏幕等方面的差距也使得可折叠屏手机的性能体验落后于旗舰手机。 今年,国内手机厂商瞄准旗舰手机,纷纷为其折叠屏手机配备旗舰芯片、旗舰影像、120Hz刷新率、新电池技术等,提升产品性能。

当然,折叠屏手机最大的挑战还是轻薄。 受益于铰链、盖板、柔性面板的升级浪潮,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的重量首次接近传统直板手机;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的重量也首次接近传统直板手机。 比如Magic Vs2,荣耀将机身重量从V2的231克进一步降低到了229克。 钱包的重量减轻至 214 克。

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变得更薄,体验更好; 比如Magic V2,荣耀将折叠屏手机(折叠状态)厚度降低至9.9mm。

除了产品之外,今年折叠屏手机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价格的下降。 这让折叠屏手机摆脱了昂贵价格的束缚,具备了普及的关键前提。

艾瑞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发布的折叠屏手机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12598元、9238元、8846元,价格下滑十分明显。 其中,横向折叠屏中,荣耀Magic Vs2起售价6999元,荣耀V钱包起售价5999元。 至于垂直折叠屏,价格区间也进入了5000-6000元区间。

这意味着可折叠屏手机的价格逐渐与直板旗舰手机处于同一区间,未来将直接与旗舰手机竞争。

不过,现在看来,降价并没有吸引消费者大量加入折叠屏阵营。 以荣耀Magic V2和OPPO Find N2 Flip为例。 作为折叠屏手机中最畅销的机型,荣耀Magic V2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突破80万台。 到12月底,预计突破100万台,数据预测,Find N2系列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50万台。

虽然这个数字的增长令人欣喜,但小米14系列、小米14系列等旗舰手机的销量仍然远低于直板手机。 在高端手机的销售名单中,几乎没有折叠屏手机。 而且从折叠屏的受众来看,从来没有超出一线城市高收入男性的范围。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从城市和收入分布来看,横向折叠屏手机的消费者大部分生活在经济贫困地区。 在相对优越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垂直折叠屏的现有用户多为一线和二线市场的中青年群体。

归根结底,如果没有一款跨越式创新的折叠屏“热销”手机,就很难打破折叠屏和直板的界限,折叠屏手机就无法进入一个阶段。的大众普及。

折叠屏让国产手机更高端了吗?

很大程度上,目前折叠屏手机的战略价值高于其实用价值。 首先,华为三星等领先品牌正在试水折叠屏,其他厂商因为担心失去机会或落后而不敢这样做; 其次,国产手机厂商想要冲击高端市场,争夺更多利润,实现曲线发展。 超车路上,在硬件堆叠越来越失效的情况下,折叠屏手机无疑成为了最合适的选择。 因此,折叠屏手机将希望寄托在国产手机的高端上。

在手机厂商的努力下,折叠屏已经成为高端市场的主流手机形态之一。 截至2023年10月监测的中国电商市场数据显示,折叠屏智能手机累计销量达到115万台,同比增长112%。 这一成绩显然证实了可折叠屏手机在高端市场的认可。

但这是否意味着手机厂商依靠折叠屏手机成功走向高端产品呢?

从苹果方面来看,根据IDC整理的中国6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走势图,苹果iOS份额自2021年Q2开始不断攀升,2021年Q4达到顶峰,直接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到2022年前两个季度,仍保持在70%左右。 根据今年IDC的报告,上半年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品牌排名中,苹果的市场份额下降至67.0%,而的份额开始上升至30%。

苹果市场份额的下降自然是因为高端安卓手机的压力,但主力未必是折叠屏手机。

毕竟,可折叠屏手机的比例还较低。 目前,折叠屏手机在4000元以上价位手机市场中占比为6%,在6000元以上价位手机市场中占比为12%。

具体来看苹果以外的手机厂商,三星在四年多前就押注折叠屏手机,希望通过推动硬件进步不足来维持高端用户群,但迄今为止这一押注并未成功。 三星电子营收增长但利润未增长就证明了这一点。 去年,三星电子销售额为亿韩元,同比增长8.09%,但营业利润为亿韩元,同比下降15.99%。

这个数字表明,虽然三星占据了全球折叠屏手机近80%的份额,但高端折叠屏手机并没有帮助其进一步打开利润空间。

OPPO今年凭借折叠屏手机赢得了不少好评。 尤其是双旗舰Find X6系列和Find N2 Flip系列,帮助OPPO进入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前三。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虽然排名第三,但OPPO的份额仅为4.2%,远远落后于苹果和华为,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上竞争。

事实上,我们需要认清的一件事是,折叠屏手机目前并不是依靠硬件性能、独特的软件生态或者高门槛的自主技术来立足高端市场,而是高昂的价格让其陷入了高端市场。终端市场。 这有点类似于国内手机厂商进攻高端市场,首先提高价格的方式。 但事实证明,价格上涨并不能带来高端品牌的升级。

尤其是当手机厂商都采用相同的做法时,高端产品就显得不再那么高端了。

国内厂商无法获得最大的蛋糕

近年来,国内手机厂商明显展露了对高端市场的野心。 对于他们来说,高端市场不仅意味着挑战苹果、从追随者转变为领导者,更直接意味着巨额利润。 折叠屏手机定位高端市场,但这是否意味着更大的利润蛋糕?

魅族前副总裁李楠曾表示,一部普通5G手机的零部件成本在3000元左右。 升级为折叠屏后,该屏幕售价约为1400元。 加上电池等其他部件,一部折叠屏手机的零部件成本预计在5000元左右。 元。 此外,屏幕模具制作、结构件模具、铰链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成本均摊到每部手机15000元左右。 折叠屏的利润微乎其微。

另外,根据公开信息,OPPO Find N铰链的售价为800元/片,vivo X Fold铰链一度售价超过1200元,与一块手机屏幕的成本基本持平。

可折叠屏手机想要降低成本,继续压低价格,只能依靠铰链、屏幕等主要零部件成本的下降。 但问题是,手机厂商在定价上可能没有太多发言权。 一方面,折叠屏手机部分硬件供应仍由国外主导,国产化进程缓慢,短期内难以大幅降低整机成本; 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仍落后于直板手机。 太多,短期内无法迫使上游供应商加快研发测试、降低成本。

也正是因为如此,三星在折叠屏手机以及围绕折叠屏形成的产业链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既是品牌拥有者,又是供应商。

有日本媒体拆解了三星新款可折叠屏手机“Z Fold 4”,并与其他机型进行了对比。 报告发现,这款手机的零部件加起来的预估成本约为670美元,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不到40%,成本率甚至低于苹果旗舰机型“”(46%)。

另外,拆解Z Fold后还发现,三星使用了很多韩国生产的零部件。 可见,这次由三星发起的折叠屏新风潮,让三星和韩国零部件供应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折叠屏手机的销量进入爆发期,三星能够占据的市场利润将会更大。 这就是三星大力押注可折叠屏幕的原因。

国内厂商自然不会白白“养”韩国企业。 今年折叠屏行业价格下降,得益于大规模引进国产材料。

CINNO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柔性OLED面板市场出货份额中,三星显示占46%,京东方占23%,乐金显示(LGD)占10%,位列前三。 其中,三星显示器和LG显示器的份额正在萎缩,而京东方的份额则在增加。 这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如果本土化程度提高,他们在定价上也将拥有更多主动权。

回顾过去四年来折叠屏手机的变化,技术和体验的变化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一个根本问题:折叠屏是未来手机的形态吗? 折叠屏正在走一条创新弯路吗? 销量的增长似乎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这些看似傲人的数字之下,手机厂商仍需谨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道先生,36氪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