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女王》前,TVB的好饭吃了20年
《新闻女王》的后劲和它的炸裂程度成正比。
这两天关于剧中涉及的一众角色原型再度激起大伙儿的吃瓜热情,尤其是当方太太的原型被对号入座为邵逸夫的夫人方逸华;文慧心的原型是曾励珍,梁景仁的原型是乐易玲,家妍按照时间线是曾志伟……的时候,互联网的“猹”们精神状态都变了。
TVB的精神领先,何止如今?
一、TVB跑通系列和细分已有20年
盲目羡慕不现实。
不论是平台还是相对独立的制作公司,这些年对外的口径一律是战略先行,谈赛道,论布局。其实这些事,20年前的TVB已经在用“实绩”说话。
以内地观众熟知的“警匪剧”为例,在早期TVB的创作中,涉及的部门已经多达十几个,几乎涵盖了香港警察体系的全部警种。
飞虎队(SDU),代表作《飞虎》系列。
反恐特勤队(CTRU),代表作《叛逃》《无名天使3D》。
香港军装巡逻小队(PSU),代表作《陀枪师姐》系列。这一部门在内地也能找到对标,按照职能PSU类似于派出所民警,剧集对应比较知名的《警察荣誉》。
重案组,分警区重案组(DCS)及总区重案组(RCU),代表作《刑事侦缉档案》系列、《谈情说案》。这里补充一下,“西九龙重案组”就是由此走向全国的,如果在内地同类剧中找对标,比较典型的是《重案六组》系列。
交通总部(TBHQ),代表作《铁马战车》《陀枪师姐》。
刑事情报科(CIB),代表作《潜行狙击》《使徒行者》《刑事情报科》。
爆炸品处理科(EOD),代表作《法证先锋2》。“故事宇宙”的建立并不麻烦,港剧迷一定记得,《鉴证实录》中的聂宝言,她的父亲隶属EOD,并在爆炸事件中殉职。
刑事纪录科(CRB),代表作《法证先锋》。
鉴证科(IB),代表作《法证先锋》《鉴证实录》。
毒品调查科(NB),代表作《雷霆扫毒》《法证先锋》。
保护证人组(WPU),代表作《保护证人组》《护花危情》。
警察机动部队(PTU),代表作《机动部队》《学警出更》。
谈判专家组(PNC),代表作《谈判专家》。
商业罪案调查组(CCB),代表作《点金胜手》。
廉政公署(ICAC),代表作《廉政行动》。
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OCTB),代表作《O记实录》《使徒行者》。
军械法证科(FFED),代表作《陀枪师姐》。
反色情行动组(S.D.S),代表作《扫黄先锋》。
上述剧目及其所表现的细分行业,年轻的十多岁,古早的距今快30年。
把职业本身作为“故事宇宙”,拍精、拍透,形成横向的全覆盖;系列化程度高,创制思维向“长寿剧”靠拢,不搞一锤子买卖,像《陀枪师姐》系列、《法证先锋》系列、《壹号皇庭》系列都是陪伴80、90后从小到大的经典,长期陪伴的粘性确实令人难以抗拒。
港剧长寿,也与外部环境高度相关。香港对电视节目内容的审查机制和内地不同——不进行官方的播前审查,而在全民范围内进行播中和播后的监督。C端思维早早将“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
绕开有司的“特殊审核”,避免了“报喜不报忧”的表达限制,也就不难理解人家的行业剧为什么不仅真,而且敢。
不为端水,香港的内容审查制度并不适用于内地,这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大众心理高度相关。在香港,警察、医生、律师等典型的行业形象,他们从小是学霸,进入职场实现自身价值为公民服务,被社会和民众信任,自带光环。
在内地,警民冲突、医患矛盾及司法问题,造成公众和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之间存在比较尖锐的矛盾,一旦背离民众立场而站在职业立场进行叙事表达,不出意外一定会被骂上热搜。因而内娱的职业剧要么只能打爱情牌避谈职业,要么就值得打感情牌,只谈无私奉献、辛苦付出。在港剧中深受喜爱的典型形象,如果放到内娱语境极有可能被当成靶子集火,塑造经典人物的难度几何增长。
二、翻拍或撞题,就怕货比货
TVB擅长的不止职业剧,在脍炙人口的金古梁温武侠小说翻拍中,港剧同样贡献了半壁经典,并非有意拉踩,而是“由奢入俭难”,吃过好的,就越发对把观众当傻子这件事格外难以忍受。
以《倚天屠龙记》为例。吴启华主演的和苏有朋主演的两个版本,在“价值观”的层面呈现出云泥之别,两部剧的播出时间只间隔两年,观念的新旧之分体感差了半个世纪,后者“脑子裹小脚”的程度惊世骇俗。
杨不悔&殷梨亭的爱情,放到现在也是难容于世——出身名门正派的殷梨亭在不同阶段倾心纪晓芙、杨不悔母女,而纪晓芙却与魔教杨逍私定终身,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为了表示对这段感情的珍视,纪晓芙给女儿取名“杨不悔”,意为永不后悔。
港版对亭悔的爱情线有极为超前的刻画,过了20年回头看,甚至怀疑彼时的创作者是源自未来的“穿越者”。
面对“打直球”的杨不悔,殷梨亭本能的反应是拒绝:他深知不悔的特殊身份、年龄差异,以及他与不悔父亲杨逍之间的既往情感矛盾,都令这段感情注定不会有好结果。他的拒绝出于对不悔的保护。
另外身边人的反应也极具现代进步观念:宋远桥和俞岱岩明知殷梨亭心动,却没有劝他“追求真爱”,而是要他审慎处理责任和真爱之间的选择,对门派的责任、对女性的尊重以及对爱情的珍视,言简意赅但极具震撼。
苏有朋版中,不再赘述离奇的人物对话,单说不悔被殷梨亭拒绝后的反应竟然是要自杀殉情?没有十年脑血栓想不出赋予人物如此行动——当杨逍这个“女儿控”是不存在的吗?(吴启华版中,不悔哭着跑走去找爹了~)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翻拍并非是捷径,尤其是原著经典且珠玉在前时,谁拉胯,谁尴尬。
虽然当年TVB拍摄一众武侠剧时无一例外透着穷酸——《神雕侠侣》中挂塑料布当瀑布的操作尤为灵性,却并不影响在线审美的发挥。仍旧以《倚天屠龙记》为例,港版的小昭、紫衫龙王黛绮丝的异域风情直观地呈现出中土和波斯人士在长相上的差异,说服力和可信度高了不是一点半点。经费少不可怕,没审美才最要命啊!
TVB和内地在题材上的重叠也不止于职场、武侠,商战、宫廷也几次面对面交锋。《创世纪》中三兄弟靠钻空子白手起家,地产和股票金融业动辄翻天覆地的纵横捭阖,是现在内地剧仍旧难望项背的程度——当然不止主人公身上的灰度或“不合法性”的距离。
前阵子《金枝欲孽》的片头又被翻出来解析拍摄技法,“土法上马”镜头动人蹲起的创造力同样令人惊叹,这部剧距今已过去二十年,创意领先的程度又何止20年。
三、黄金时代的诸神之战,不复当年
观众是视觉动物。
当我们无限怀念曾经的TVB时,一定有一部分的感情倾注在各有特色、群芳绽放的TVB生花们。
此处有大胆发言:好演员不是靠熬年龄熬出来的,ta的灵气和神韵在年轻时已经早早崭露头角,只会随着岁月的沉淀而愈发醇厚而有韵味。
如今《新闻女王》中的佘诗曼,在《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前后反差巨大的周芷若时只有26岁,《金枝欲孽》中饰演心思深重的尔淳时也不过29岁。
陈慧珊长着一张聪明脸,智性恋的天花板,而她在饰演《鉴证实录》时26岁;饰演“小棠菜”的港姐李姗姗只有20岁。
而当古天乐还是“白古”,黄宗泽还青涩的时候,他们呈现出来的可塑性和辨识度,已经注定了在未来的表演之路上,“超长待机”。
如果说对TVB还有遗憾或者意难平的话,是现在的舞台上,人来人往,而台柱子仍是60、70后,这些伴随黄金时代成长,见证过辉煌的一代,青黄不接的困顿,难复诸神时代的华彩,审美的停滞甚至倒退,首当其冲;
是领先了十多年的创作理念,在当下被频繁地、反复地复制黏贴,即便如今有《新闻女王》,其实对于TVB本身而言,更多是对过去二十年经验的“克隆”,而非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