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网

当前位置:

财商

一位话剧演员自述:演一场400块十年不涨工资,谁能坚持呢?

时间:2023-12-08 18:02:42 来源: 无
作者 / 耳东陈编辑 / 朱   婷运营 / 小饼干线下演出正在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以话剧演出“扛把子”的两家机构,人艺和国话为例,“能打”的还得是老戏、老人,

作者 / 耳东陈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小饼干

线下演出正在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

以话剧演出“扛把子”的两家机构,人艺和国话为例,“能打”的还得是老戏、老人,“名演员”效应显著。

比如即将在国话上演的《四世同堂》,段奕宏将在某场中饰演“说书人”一角的消息一经释出,当天的场次迅速售罄,票房号召力可见一斑。

与之相应的是,如果没有名角撑场,即便是国字号老招牌,也面临着卖不出票的困境。当然,从票版上看,虽然所剩座位并不多,但和全明星阵容开票即空,一票难求的盛况有显著差距。

年轻演员不扛戏——这是kk在对话一位兼职从事小剧场表演的年轻演员前的主观臆断。深谈过后,现实问题和理性思考一同浮出水面。

一、远离舞台,能力不够or钱不够?

目前的语言类线下演出中,普通演员的收入仍旧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

据被访者老冯(化名)介绍,一般来说演员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保底费用+演出费用。对于进入国字号演出机构(如人艺、国话之类)的演员,他们每月有基本工资保底,即便没有演出的情况下,也能保证7-8k左右的收入;又或者一些近年来崛起的独立演出厂牌,以他们签约演员的身份演出是按照分钟为单位计算演出费用,但是抽成的比例也比较高。

至于演出的费用,新入行的演员肯定做不成主角,一场戏“镶边儿”的话费用在150元上下,有一定表演经验的演员或担任相对重要角色的每场费用在300-350元之间,较有名气的厂牌因为本身资金充裕,给出的价格相对高,也仅在400元每场左右。

但是签国企或者大厂牌并不容易,僧多粥少。对于绝大部分“漂着”的演员来说,演一场得一场钱,就成为了收入来源构成的最主要部分。按照一个月演10场,满打满算一个戏的收入在4000元上下,刨掉排练的时间,“轧戏”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特别豁得出去赶场子排练+演出的年轻演员们,一个月的收入也就8000块钱左右。按照北京2023年招聘的平均月薪18976元这个标准来说,但凡能找个班上,也没必要执着于难以糊口的“演艺梦”。

老冯是北京本地人,有房有车已经成家。现在主要跟随一些熟悉的独立厂牌在北京市内的小剧场跑演出,这份收入也并非唯一糊口来源,他还经营着一家位于顺义的健身房,没有演出的时候就打理健身房,教授学员私教课,自己也会参加一些力量举的比赛。在收入这块,老冯坦言“如果不是北京本地人的话,还要负担房租等开支,以演出作为生计,不用说养家糊口,养活自己都很困难。”

并非危言耸听或言过其实。不是所有年轻演员上来就当“角”,就像北京平均工资取得是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平均数一样,看起来体面的收入标准,实际上80%的人都达不到是一个道理。大部分的年轻人要想吃线下演出这口饭,得先琢磨在“见着回头钱”之前,自己先别被饿死。

而在kk的观察中,目前登台的年轻演员里,业务能力过得去的不多,包括已经成名成腕儿,通过影视剧崭露头角的“明星们”。

线下演出和影视剧表演不一样,不允许NG,必须一次成功。场上瞬息万变,每场都不同,对于观众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观看体验,但是对于业务能力不达标的演员来说,简直是灾难。

有的演员演影视剧时,台词的短板被后期配音(自己配)修饰;到了舞台上,气口和节奏的处理就现了原形。要么是没有感情的台词机器,要么就忘词、破音,以嘶吼、瞪眼等夸张的语言及形体凑数的表演方式,令人瞠目结舌。

加上这几年演艺圈刮起的畸形以瘦为美风,男的女的一个赛一个“弱柳扶风”,上镜好看了,体力也没了。而话剧演出恰恰是“体力活儿”

纪念人艺成立70周年的纪录片里,现任院长冯远征提过,他饰演《司马迁》时心力交瘁,基本上演四到五场“腹肌就出来了”。对演员来说,好体能比好体形更重要。或者说要保持体形,更重要的是保持体能。

一台戏演10天,中间2次间隔休息,别看年轻演员的戏份未必有多少,能撑下来就是好样的。其中不乏个别人,第一场精神抖擞,到了末场已经“电量耗尽”,老太太钻被窝一场不如一场的表演,对于买票买在临近尾声的观众来说,无疑是劝退的。

二、能力不足,教育的锅or自己的过?

老冯是非名校的表演科班出身,当年毕业后有过参加大型机构考试的念头,最终被自己的外形劝退——用他自己的话讲,“你看十年前演员都什么样,你看我长什么样?”这个身高180cm,体重近200斤的浓眉肌肉壮汉,穿上军大衣自带清空周围两米的气场。

外型的限制令他一度远离了线下演出,在影视剧组跑组的效果也不佳,索性干脆开启了健身房自己当老板,赚钱的同时积累生活经验。

老冯跟kk说,其实要想当演员,最好的方式是不当演员。这话听起来像绕口令。目前国内的表演教育以斯氏体系为主(就是那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注重体验。但是对于科班出身的学生来说,最缺的就是体验。

课堂上解放天性、释放想象,那些终归是空中楼阁。老师教,自己也得悟,年轻演员得“醒攒儿”(表演行话,意为点破窗户纸,悟透)

像前文中提到的演员体力问题,在老冯看来是“短练”的表现。他以自己参加力量举的比赛为例,要提升成绩就是靠反复练习,不断加量,到赛前还要安排一系列的场地适应性训练等,就是为了保持体力能够在赛场上发挥最佳水平。表演同理,接到的戏少,排练就少,恶性循环下来体力自然上不去。

另外,老冯自己的体会是,中间虽然有段时间淡出表演行业,但是现在回头反而发现比十年前的自己演得更好了——因为有生活。演员饰演的是角色,角色就是人,人从生活中来。生活是什么样?就得自己过,自己用眼看,用耳朵听,谁也替代不了。功夫在诗外,要想演好角色,最终的落点还是得过好生活,体验更多不同的经历。积累起来的经验最终才能反哺表演和人物塑造。人,才能有人气儿。

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成就经典,是在一场场连续不断的表演中练出来的。过去的娱乐形式少,看电影、话剧是主要的娱乐方式,人民艺术家是真的走到田间地头,到人民中去,直接接受观众的反馈,不断调整优化演出形式。

现在的年轻演员已经鲜少有这样的机会了。线下演出的注意力正在被多元的线上新生事物稀释,演出的密度肉眼可见降低,加上又是“镶边儿”的存在,可能演完一场观众都记不住这个人是谁,又何谈反馈和进益?相比之下,如果想要表演机会“磨演技”,还真不如到现在一开一大把到影视剧、网剧甚至短剧的剧组中磨练,好歹从数量上来说机会也更多,参演的频率更大。

如果是已经有了粉丝基础的明星,粉丝们没有立场的单向度输出叫好,也早就令明星们沉迷赞美,听不得批评——演得不好不存在的,观众不懂欣赏才是真!

三、线下演出算演员的退路or进步

这两年,内娱苦于年轻演员演技的倒退,尤其是跟经过线下舞台(尤其是话剧)锤炼的老一辈艺术家相比,更是相形见绌。

诚然,话剧舞台对于演员的表演雕琢是肉眼可见的,能在人艺、国话,各地文工团、话剧院“手底下过一遍”的年轻演员相对来说从台词功底到表演细节的呈现,专业度上确实要高出不少。

就像电影和电视剧是两个不同艺术门类一样,对于以话剧为首的线下舞台演出,究竟是否就真的对演员的表演有更佳的进益,不妨以更中立的视角看待这件事。

一方面,科班出身的演员在校期间已经忙于跑组接戏,为数不多的舞台表演经验中,能够数得上的也就是毕业大戏。翅膀还没硬,已经想着怎么飞。四大表演学校(中戏、北电、上戏以及中传)虽然有明文规定大一、大二期间不能接戏,“原则上”也令可谈的空间变得有弹性。

在日渐浮躁的环境中,成名成腕儿的诱惑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是巨大的,能把名利看淡不受诱惑的年轻演员确实是少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不愿等,也等不起。

另外一方面,就是如前所述的现实困境。线下演出的收入远不及拍网剧、演网大,赚的是快钱,甚至可以上来就演主角;而一旦进入话剧的培养体系,从“站大桩”开始,通向舞台中央的道路漫长且充满定数,收入也不及赚快钱来得丰厚。再者,毕业后能够进入专门的舞台演出机构,其主要路径仍旧依赖“科举”,每年国字打头的机构招人数量寥寥,“四大”毕业生每年尚有几百人,更不要说目前开设在全国各地高校的表演系,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遇上百余人的招生名额,竞争相当激烈。

还有一个令人有点心酸但无奈的现实:我们看到的诸多实力派演员们,他们从话剧舞台走出,在大小荧屏发光,再回到戏剧表演的时候,要么带着点意难平,要么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在演员辛柏青的采访中,他提到自己有一段时间为照顾家庭而减少了工作,后来发现慢慢就没有人找了,转折点在于——他是国话的演员,还能够回到舞台上释放自己的能量。随着舞台表演的渐有起色,他的能力也重新被看到。 

实力演员尚且有着去留、进退的两难,更何况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

不过好在,还是有相当数目的年轻演员仍在坚持线下演出,从表演的形式和路径上来说,反而比以前更广更宽了。

老冯现在从事的表演,除了小剧场的话剧之外,还有沉浸式的戏剧演出,以及类似于脱口秀性质的情景喜剧表演。

这些演出主要的受众集中在年轻人群体,表演内容不求高深有韵味,更多取材自当下流行的社会新闻和大众议题,经由创作者加工(有时候这道工序也由演员本人完成),再通过表演+脱口秀相结合的形式带给观众。

目前这类演出的观众中,除了情侣,单独前往的女性占相当比例。所以涉及到女性的话题就格外容易引发共鸣。他们也会有意识地在创作中选取在情绪上共鸣女性的内容,以获得更佳的演出效果。毕竟这是个口口相传的事情,一来二去观众的粘性也就攒起来了。

舞台的魅力在于及时性,演员的光芒也是独一无二的。希望每一个还怀着舞台梦的年轻演员,能坚持,也能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