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科技

当代人的爱恨纠葛都在情感直播间

时间:2024-01-10 10:13:28
由于情感类账号的认证界限并不是特别分明,其他领域的博主也会涉及情感内容,比如知识文化类博主“涵涵姐”“沈一只”以及“龙飞律师”和“律师老韩”等。“龙飞律师”的直播间里多为诉说苦楚的女性,“我该不该离婚?

当代人的爱恨纠葛都在情感直播间

短剧走红后,“文案、剧本”的风潮也蔓延到了情感直播间。 惊蛰研究院发现,在淘宝搜索“情感直播剧本”可以解锁各种剧本。 从“家庭故事”“婆媳关系”到“夫妻关系”文案、剧本应有尽有,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有的店家还可以根据直播间的基调提供一对一的定制剧本服务。

直播平台上也涌现出一大批情感达人。 他们在直播间与粉丝聊天,解答各种情感问题,从爱情中的矛盾争吵,到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分割。 在快速吸引粉丝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一对一付费咨询、直播打赏、产品合作、网课销售等方式变现,背后的收入也极其可观。

但直播间里的辛酸和纠纷的故事也可能是博取公众同情、骗取流量的剧本。 行业甚至已经形成了从编剧到演员再到培训的完整产业链。

“爱情陷阱”催生灰色生意? ‍

惊蛰研究院在直播平台上看到,目前有相当多的主播打着“情感咨询”的旗号提供心理咨询和恋爱技巧服务,但其专业性普遍令人怀疑。

因为通常情况下,如果主播以类似于“顾问”的专业或专业身份出现在网络上,平台需要对主播的身份和资质进行审查和认证,并注明其经营范围。 目前,不少主播在账号首页并没有显示类似的平台认证标签。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类似于“情感咨询师”的专业认证。 早在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认证,这意味着持证上岗的心理咨询师数量有限。 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机构利用“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招揽业务,甚至存在“人为制造”咨询师的可能。

在老板直招上搜索关键词“情感咨询师”可以看到,目前这个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是很高。 对于心理学相关专业和心理咨询证书没有硬性要求,而大多数招聘公司都有职位要求。 还贴着“无经验限制”、“无学历限制”、“电话销售”等标签。

当平台和行业缺乏严格管控时,情感咨询师作为一个热门且相对较新的职业,难免会浑水摸鱼,而打着“情感咨询师”幌子欺骗市场的机构也越来越普遍。 对求助者过度承诺甚至虚假宣传“割韭菜”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地发生。

25岁的乡村医院护士小子向京哲研究院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历:“那段时间,我分手了,想复合。当我打开短视频平台时,一个机构账号推送给我了,我点开看了一下,很适合我的情况,我记得一开始是免费咨询,然后花了2000块钱下单了半个月的初诊交了钱后,有人给我推荐了一位老师,教我如何聊天,还发了一份文件,让我写下看完后的感想。

小子按照情感咨询师的方法发消息与对方沟通后,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半个月过去了,小子被告知包裹已经过期,需要付款。 小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情感机构欺骗了。 然而,这种情况并非孤例。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情感咨询公司的投诉量接近2000条。 投诉原因多为“拒绝退款”、“虚假服务”、“欺骗消费”等。

不仅咨询公司的服务效果得不到保障,情感直播间也可能是捏造的。 2023年10月,红星新闻报道了一起直播间编造剧本向退休老人高价出售廉价工艺品的事件。 电商平台上,不仅有各种适合直播间的文案脚本,还有专业商家提供包括代笔剧情、直播脚本、投放技巧在内的全套服务。

一位直播剧本卖家向惊蛰研究院透露,定制剧本创作前会先沟通报价。 在此基础上,买家先预付一半定金,然后明确创作要求,包括字数、交货日期、需要什么类型等。 剧本用于短剧、微电影、直播等。

卖家进一步详细解释,如果是短剧,剧本上会标注外观、文案、布景和画面内容,以及需要使用什么类型的BGM; 如果是直播间剧本,也会分为口语剧本和故事剧本。

其中,直播间的故事剧本首先会确定故事核心、人物设定和大纲,然后将创作大纲发送给买家确认并反馈修改,然后进行创作。 在修改阶段,商家还承诺根据买家的要求进行修改,直到买家满意为止。

除了剧本之外,直播间还会有主播聘请的“麦手”作为演员,也有成熟的招募渠道。 惊蛰研究院了解到,“麦手”通常通过“麦手群”或特定APP接单。 任务内容是在网上与主播分享自己的“情感问题”,每次与麦连线的奖励在15元到200元之间不等。 有时,麦玩家还需要签署保密协议,以防止直播脚本被曝光。

直播间的互动形式让情绪咨询师更高效地触达受众,也让普通人更容易获得情绪咨询、心理咨询服务。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的高效率与行业的低门槛之间的不匹配,造成了潜在的市场陷阱。

充满情感和流动

《2023年中国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成年人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 只有36%的公民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良好。 在快节奏、高压的生活背景下,人们对情感心理咨询的需求日益迫切。

据统计,抖音平台上“心理健康”相关视频的浏览量已突破100亿。 在潜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情感短视频、情感直播成为吸引用户关注的主要内容方向。

惊蛰研究院观察发现,目前活跃在社交网络上的情感博主主要以情感体验、情感观念、情感观察分析为主,发布日常内容,而直播间则是他们与粉丝交流的直接渠道。 而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上,大多数获得心理咨询师认证的情感博主通常都会在个人简介中注明自己拥有相关领域的学历证书,或者注明自己的主要情感方向、以及实践时间和案例结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平台上的情感博主远多于这些“专家”。 由于情感账号的认证边界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其他领域的博主也会覆盖情感内容,比如知识文化博主“涵涵姐姐”、“沉依依”、“龙飞律师”和“老韩律师”等待。

“涵涵姐”的账号风格主打“增量信息”,通过自身经历、创业、成长等知识性信息吸引粉丝。 “沉依依”的用户群体较为年轻,账号下的视频内容多为性别情感话题。 通过讲述自己对于感情的感受,能够引起粉丝情感上的共鸣。

由于普通人很少接触律师,“龙飞律师”、“老韩律师”等律师博主通过直播普及法律、解疑释惑,让粉丝们忍不住谈论自己遇到的问题。 感情纠纷。 但事实上,两位律师的受众也有些不同。

《龙飞律师》的直播间里,多是女性在诉说着自己的痛苦。 “我该离婚吗?” “我该如何保护我的财产?” 都是直播间经常出现的高频话题。 在《老韩律师》直播间,你可以看到更多真实的男性咨询案例。 常见的咨询案例还包括“我要结婚了,怎样才能趁势把房子保留为自己的财产,让女方陪我还贷款呢?” “我和女朋友吵架,把她打成二级轻伤,我怎样才能避免坐牢呢?” “我21岁了,谁来抚养我?”……

这些直播间中可谓“炸裂”的情感纠纷,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据心豆数据显示,《龙飞律师》此前单月获得了200万粉丝,《老韩律师》也有过半月获得100万粉丝的骄人成绩。 虽然两人都是职业律师,但不难看出情感问题才是他们内容的主题。

此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博主,其简介被贴上情感博主的标签,但实际上更多地扮演着“树洞”的角色。 通过持续的对话,“说话”者可以说出自己的担忧和压力,而博主则扮演一个好的倾听者的角色,成为情绪的发泄口。

本质上的情感话题满足了网友的好奇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巨大流量的背后,情感博主的变现方式也越来越多。

谈爱胜过谈钱

和大多数博主一样,情感博主的变现方式也离不开直播和卖课程。 其中,直播依然是最直观的变现方式。

以情感博主“沉依依”为例。 近30天的11场直播中,有10场带货,直播销售额约为50万-75万元。 惊蛰研究院通过抖音新数据看到,抖音展示显示,“神依依”推广的品类包括女装、个护、食品、图书等产品,其中女式羽绒服、卫生巾的销量占比达到53.24 %。

“龙飞律师”近30天新增直播带货38场,总销售额达到约100万元。 她和“沉依依”的共同点是,都通过付费的方式将知识变现,利用个人IP出版书籍或推荐情感相关书籍。 比如“沉依依”的《希望下次哭泣是因为我太幸福》在抖音上的销量已近万首,而“龙飞律师”的《活得明明白白》也已售出近万首。在抖音上。 售出 102,000 件。

至于在线培训,情感咨询师卖课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25岁的格格从事会计工作,受到情感问题的困扰,买了一本名为《遇见未知的自己》的书。 书中附有情感咨询师的二维码。 Camp”社区,然后观看了几场导师的直播。

“我关注这个情感博主已经快9个月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心理咨询机构,所以我一般就看直播,挺方便的,老师会在课间提问。”直播并让群员回答,类似于‘记录想法’和‘审视自己’。”

不过,据格格观察,连麦是免费的,博主的主要目的是卖课程。 “而且他们会在社交圈里充斥着卖课程的信息。我当时看了一下价格,是5980元。价格太贵了,我当场就和自己和解了。”

对于一些情绪问题复杂的人来说,直播、讲座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针对这一人群,情感咨询博主会推出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经哲研究院对网上发布的内容进行梳理发现,咨询内容主要包括情绪分析、情绪引导、情绪治愈、建议与问答等。但不同级别的咨询师收取的费用不同,因此咨询价格为很不一样。 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惊蛰研究院以“爱情烦恼”为由咨询了3家情感咨询机构。 了解基本情况后,他们开始推荐一对一咨询服务,价格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有的机构表示只提供单次咨询指导。 ,以后可能需要更新。 在咨询过程中,只有一家机构用较多的文字来体现其专业性,语言上仅解释“分析和建议”,而没有明确承诺解决用户诉求。

据了解,另一种收费方式是按月咨询,价格约为4000-6000元,甚至更高。 当咨询方想要挽救关系或者修复关系时,一两次咨询服务显然不能保证问题得到解决,所以30天随时能提供答案的包月服务更符合实际。需要。

从市场角度来看,通过专业咨询解决情感问题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往往可以帮助陷入情绪困境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 即使最终没有带来好的结果,但至少可以平复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 因此,情感咨询行业的蛋糕是巨大的。

但同时,行业门槛低也意味着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如果你希望在情感直播间“专家”的帮助下解决情感问题,那么你可能会陷入另一个“情感陷阱”。

*文中小子、格格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程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