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科技

2024年,通信行业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时间:2024-01-11 18:21:12
2023,我们通信行业究竟经历了什么?2023年,对通信行业来说,这四个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023年,科技领域最大的热点,就是AI。通信行业有这么多的细分领域,2024年,哪些领域会产生新的机会呢?光通信是有持续需求的领域,我看好这个领域的长期发展。

2024年,通信行业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告别了2023年,迎来了2024年。

2023年我们的通信行业到底会经历什么? 2024年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今天的文章小枣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通信行业总体形势

2023年是疫情管控结束后的第一年。 我们看到,各行各业似乎都在憋着劲,想在今年下大力气,弥补过去三年的损失。

但事实上,疫情虽然结束了,但我们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经济遇到较大困难和压力,复苏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从通信行业来看,三年疫情的影响其实没有其他行业那么大。 相反,疫情刺激了全社会对信息通信技术的需求,带来一波额外增长。

疫情结束后,行业发展回归正常轨道。 此时,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就是用户需求、国家政策、国际环境、技术升级这四个因素。

2023年,对于通信行业来说,这四个要素都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首先看用户需求,这是核心要素。

用户需求分为C端(个人和家庭消费者)、B端(企业)和G端(政府)。

消费者对通讯的需求明显进入疲软状态。 3G/4G带来了移动互联网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坦白说,5G并没有得到C端的认可。 过去几年关于5G的过热炒作带来了很高的期望,反过来又让用户对5G有些失望。

光纤宽带业务也是如此。 当带宽进入100M以上范围时,用户感知不到速度体验差异,对服务的需求减弱。

近年来,C端用户的主要沟通需求来自于游戏、视频和直播服务。 移动视频流量占所有移动流量的75%以上。

通信行业在C端能讲的故事并不多。 除了VR/AR/元宇宙之外,就是全息通讯。 显然,用户目前并不买账。

相比之下,B端和G端的情况要稍微好一些。

IT(计算能力)和通信(连接)在传统行业的落地不断推进。 毫无疑问,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 但数字化转型的难度也让不少企业心生畏惧,抱有观望心态。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一些有资金、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采取了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如何快速复制,降低技术壁垒和成本,让更多企业实现数字普惠,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商业用户的需求是存在的。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生存。

数字化转型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如果转型成功,就能增强竞争力,继续生存。 如果转型失败,画虎并不会成为反狗,反而可能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肖枣君此前曾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推翻现状。 打好基础,做好基础工作,技术更加成熟,成本更加便宜,自然会加速这个过程。

整体来看,G端的数字化转型无论是顶层设计的合理性、采购流程的标准化、建设流程的科学性,明显比前几年要好很多。 数字系统也更加实用和高效。 这表明数字化项目实施情况总体在改善。

这些G端项目确实提高了治理效率,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国家政策了。

毫无疑问,国家将把投资重点从“旧基建”转向“新基建”。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促进数字经济并带来更大回报。 产业转型的成败也直接决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竞争结果。

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斗。 我国终于发展到今天的科技和经济成就,我们肯定要抓住机遇,抢占C位。

因此,从政策和投资的角度来看,肯定会支持算力和通信行业。 政策将更加注重引导有序发展,资金将更加注重合理使用。 如何实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但我总体上倾向于乐观。

在政策方面,另一个趋势是将技术纳入公民。 包括之前的提速降费、携号转网、适龄政策等,很多政策都是对用户有利的。

今年政府还提出“信号升级”,类似于督促运营商对信号覆盖进行专项优化。 不仅将提高手机用户满意度,还将刺激通信网络建设和优化项目的投资热潮。

第三,是国际环境。 说白了,就是国际政治和科技竞争的影响。

这部分就不多说了。 全球通信业仍延续此前的不利走势。 技术和服务不再是决定市场份额的首要因素。 不可抗力暗中主导着整个行业。

计算能力和通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基于意识形态的相互不信任,导致了技术标准的裂痕,以及整个供应体系的犹豫和混乱。

实现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和掌控仍然是国内ICT产业的长期任务。 国内产业链其实有很大优势,但挑战也巨大。 这些挑战不仅来自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也来自东南亚、南亚、南美等新兴大国。

最后,还有技术因素。

2023年,科技领域最大的热门话题将是人工智能。

从表面上看,人工智能是计算能力技术。 但通信和计算能力的关系太密切了,所以我们很幸运地触及了很多热点。

最突出的影响是围绕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的光通信行业的爆发。

GPU是AI计算的主要工具。 单个GPU无法完成AI计算任务,需要GPU集群。 有集群就有集群网络。 AI计算所需的接口带宽为400G、800G甚至更高,这导致光通信行业不少公司的股票暴涨。

AI计算也推动了RoCE、RoCE等技术的发展。 很多企业都投入巨资进行高性能网络的研究,希望能够参与到AI盛宴中,抢到一些蛋糕。

人工智能对沟通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 从终端到网络再到云端,我们可以看到围绕AI的变化。 这是一件好事。 传统通信已经到了技术瓶颈阶段。 只有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通讯热点方向

说完了宏观,我们再来看看微观。

通信行业有很多细分领域。 2024年哪些领域将产生新机遇?

小枣君一一盘点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5G-

让我们从移动通信开始。

今年移动通信行业最大的热点一定是5G——也就是5.5G。

从3GPP长周期来看,今年R18标准冻结,标志着5G-A第一个版本已经准备就绪。

对于5G-A,舆论存在一些质疑。 很多人认为5G才建设几年,为什么还需要升级呢? 是否造成浪费?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来解释这个问题。 5G-A并不是要取代5G,而是根据用户需求和必要场景进行部分升级(主要是软件升级)。

邬贺铨院士此前就5G-A表达了几个重要观点,我认为非常及时。 他还认为5G-A是场景覆盖,而不是全区域覆盖。 5G-A与5G不存在替代关系,不会有很大的成本压力。

事实上,5G-A的一些试点早在2023年就已经开始了。比如联觉融合、无源物联网等方面已经有不同规模的实验。 日前,有消息称,江苏移动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2024年,运营商肯定会在5G-A上有更多的动作。 根据5G的经验,相信他们这次可能会采取更加稳健的推广策略,把握升级的节奏。

5G-A的关键特性中,“10G下行、1G上行”适用于工业制造、远程医疗等少数场景,属于前沿技术。 我个人觉得相比这种高端场景,我更关心的是反向裁剪。

没有其他原因。 技术越便宜,有时就越容易成功。

模块价格已降至200元以内,未来可能达到150元甚至100元。 它消耗的电量更少,价格更便宜,并且具备5G的基本特性(切片、5G LAN等),因此会受到用户的欢迎。

5G-A的通信传感和无源物联网也是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方向。

沟通感知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基本通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类似于雷达探测的新感知能力。 主要针对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

无人机是未来非常热门的方向,无人机开辟的低空经济潜力巨大。 沟通意识有助于政府部门有序管理无人机,从而促进无人机业务的健康发展。

无源物联网是NFC的增强版本,成本极低。 特别适合仓储物流中的应用,也适用于超市和消费行业。 国内这方面的市场非常大,一旦技术成熟,将会被广泛采用。

6G

除了5G-A之外,很多人还关注6G。 前段时间,因为信通院召开了6G发布会,也收获了一波热度。

不过,我个人认为6G还是有点遥远。 早期进行技术预研和储备是可以的,但现在谈商业价值还为时过早。

我还是坚持之前的观点——移动通信网络的代际升级阶段已经结束。 我们没有必要每隔几年就建设一个新的网络和数百万个基站。

即使要发展6G,也会重点关注无线空中接口。 承载网和核心网已经走出了各自独特的演进路径。

也就是说,敏捷升级、灰度升级将取代瀑布式升级、代际升级。 只有按需逐步更换,拒绝一刀切,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实现网络价值最大化。

6G的商用应该和5G-A一样,都是销售点商用、按需建设。 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不应进行全网升级。

光通信

我们来看看传输技术。

前面提到,2023年光通信技术之所以会蓬勃发展,是由AI驱动的。

数据中心内部网络有强烈的发展需求。 底层光学技术肯定会加大研究力度,向1.6T等更高速度迈进。 高速度对设备性能和功耗有非常高的要求。 由此带来的硅光子、光芯片、DSP、CPO/NPO/LPO方面的技术升级必将带来更多成果。 一些技术可能会从试验转向全面商业使用,从而推动设备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增长。

在长距离光通信方面,相干光仍然是焦点。 目前,在东数、西数等算力基础设施的推动下,国内运营商已经开始规模化400G。 围绕800G的标准研究也在加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部分是 OSU。 不久前,围绕OSU的fgOTN(细粒度OTN)的三个核心标准在ITU-T会议上提交批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电网等很多专网场景中,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小颗粒刚性管道OTN技术的应用。

光通信是一个需求持续的领域,我看好这个领域的长期发展。

在网络上层,SDN、IPv6、SRv6仍在稳步发展。 IP网络的升级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旦升级完成,将为应用层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宽带接入

固网接入侧,主要依赖下一代PON技术的升级和Wi-Fi 7的商用。

目前基于PON的光纤宽带业务主要是1000M及以下。 50G-PON仍处于准备阶段,预计今年会有更多试点。 如果进展快的话,年底或明年就会进入普及阶段。

小枣君之前说过,个人和家庭用户对光纤宽带的带宽并不是很敏感。 当带宽达到100M以上时,体验差距明显缩小。 这是原因之一。

近年来,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一直在努力推广FTTR(光纤入室)。 我对FTTR不太看好。 只针对大规模高端用户场景,市场规模并不是特别大。

与FTTR相比,我认为Wi-Fi技术的升级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更有价值。 目前很多家庭使用的低端路由器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主要因素。

Wi-Fi 7近期已被多家厂商发布,正式进入全面商用阶段。 我其实不太建议大家升级Wi-Fi 7,而且我也不看好Wi-Fi 7。 如果没有 6GHz 频段,Wi-Fi 7 不会带来显着的提升。

降低中高端Wi-Fi 6路由器的价格、针对家庭用户推出Wi-Fi优化服务,实际上是提升C端用户体验的最有效手段。 打造一个人性化且丰富的机顶盒内容平台也是吸引用户的方式之一。

说到6GHz频段。 国家对于使用该频段进行移动通信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后续6GHz周围的5G/5G-A/6G产业布局(基站产品)应该会有所动作,这对移动通信来说是一大利好。

在短距离通信方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星闪。

凭借国内强大的市场和产品链,以及星光自身的技术领先地位,这个标准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卫星通讯

去年6G的天地融合中就提到了卫星。 今年因为太热门了,需要单独挑出来。 不客气地说,2023年有两个通信亮点,一是光通信,二是卫星通信。

国外低轨卫星、高通量卫星的快速发展,对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刺激。 虽然我们的地面通信网络很发达,但我们对卫星通信的依赖程度并不像国外那么高。 但卫星通信涉及频谱、空间轨道和国家安全,不打是不可能的。

国内民营航天企业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任务仍然由国有企业承担。 国内星网成立已经很多年了,还没有看到什么大动作。 动作较多的主要是中国卫通和中国电信。 星网在2023年发射了一颗实验卫星,到时候星链布局应该尽快发射。 就像北斗、GPS一样,中国一定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星链。

赋予传统手机卫星通信功能也是2023年的重要趋势。

基于卫星天线阵列、波束指向等技术的升级,传统手机无需修改硬件也可以通过卫星进行通信。 2024年肯定会有更多的运营商跟进这项技术并提供相关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全球性灾害频发。 基于卫星和无人机的应急通信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 未来几年,应加强这方面的投资。

人工智能

最后,我们必须谈谈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社会公认的技术趋势。 它与之前的区块链、元宇宙完全不同。 更加可靠、可应用、可实施,与各行业紧密结合。

拥抱AI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通信行业也是如此。

目前我们看到AIGC大机型已经在改变手机领域。 手机基本已经开始嵌入大机型,帮助辅助聊天、会议等场景,推动多模态通讯的发展。

这仅仅是个开始。 未来,AIGC或其他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核心网、承载网和接入网实现。 在用户体验优化、网络优化、网络调度、故障运维等关键方面,许多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已经涌现并正在试点。 (过几天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AI给核心网带来的深刻变化。)

通信网络的下一代革命几乎肯定会是AI智能革命。 如果说2024年通信行业有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我相信很可能是AI带来的。

传统通信工程师需要重视对AI的早期介入,以储备和更新知识。 越早行动,对你的职业发展就越好。

最后的话

好了,以上就是小枣君对2024年通信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些看法,这些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也欢迎评论。

2024年,通信行业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AI产业和行业数字化。 传统视频相关业务驱动的流量已出现趋于平稳的迹象。 事实上,被寄予厚望的AR/VR等交通应用仍然没有明显起色。

在技​​术层面,通信的天花板效应越来越明显。 单位频率资源所能承载的数据流量已达到极限。 如果能够打破基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和香农公式的系统,信息通信产业将会发生真正的改变。

我们希望量子通信、类脑计算、语义通信等领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当前,踏踏实实发展行业数字化,加大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投入,是比较合适的策略。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先努力生活,身体健康,然后调整心态,开开心心。 如果可以的话,赚更多的钱,过上体面的生活。

谢谢你们! 祝大家好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小枣君,36氪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