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独家专访|数字艺术张海涛:机器人艺术时代关注伦理
36氪独家专访|数字艺术张海涛:机器人艺术时代关注伦理
文字| 常敏晓
编辑| 刘世武
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不仅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也让社会道德伦理面临更多问题和挑战。
2023年,以计算机软件智能为爆发点的技术创新引发了全球对于人工智能的惊喜或恐慌。 GPT似乎具有智能意识、情感、人性化、反思、想象能力,并且正在逐渐接近强大的综合能力。 人工智能,其意义不言而喻。 GPT可以帮助人类快速解决许多生存问题,突破危险、困难的技术; 但它也会给人类各个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而对于伦理、教育、经济、文化等专业领域尚未做好准备。 随着这种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或许逃出屏幕的软件GPT将是下一个奇点。
图片提供者
1月13日,“人机融合”主题展启动。 策展人张海涛旨在通过机器人行为表达艺术家在现实中的个人生存和生活体验,传达当代艺术家对未来的预测和对历史的新视角。 解释。
本次展览由战略合作伙伴36氪与科技创投媒体联合主办,深度解读这场发人深省的科技艺术展。
图片提供者
李东震执行主任表示,本次“人机融合”展览的主题紧密契合“艺术+科技”的理念,共同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当代趋势。 这一主题体现了对人与机器人艺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深刻思考,强调现代社会中人与机器的共生关系。
一直倡导“艺术+科技”作为品牌/艺术理念,旨在打破传统界限,拓展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与科技更深层次的互动。 “人与机器融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概念,提出了人与机器更紧密的融合,让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而是通过科技的介入,创造出更加前卫、创新的艺术作品。工作。
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通过创作实践将人类的智慧与机器的计算能力结合起来,呈现出兼具人文气息和科技气息的作品。 这种深度融合,不仅展现了主创们对未来的思考,也引导观众思考人类在科技飞速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除本次展览外,2022年,首展“北京艺术科技双年展(BATB):合成生态”也将向公众推出。 展览将思考的视角从人延伸到万物,从社会延伸到宇宙。 利用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兴媒体等各种尖端科学,我们以复合和横截面的方式呈现艺术作品。
随后,为观众呈现了国内首个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的艺术项目“iCUBE:我想看到‘你所看到的’”,通过艺术和科技的结合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展览体验。 本次展览我们还与孟京辉担任艺术总监的首届狮身人面像元宇宙戏剧节合作,在空间、技术、创新理念上与展览《我想看‘你的看见’》深度融合。 “科技+戏剧”的探索在光影变幻中得到充分表达,具有强烈的张力和科技感。
图片提供者
“人机融合”的主题由艺术家张海涛主导。 张海涛,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研究员;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工学院高级讲师。 着有《未来已来:人工智能.GPT焦点年——颠覆性艺术媒介与观念转向》、《张海涛:东亚与日本的当代与未来艺术档案——穿越传统、现代与未来时空的地缘关系》 。 文化》《AI时代:未来人工智能的“危险论”与“和谐论”之争》等艺术数字化领域的文章。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人形机器人:人机语言”、“超人机器:仿生生命”、“非人形机器人:自主性”。 通过34位艺术家(组)的42件(组)作品,从不同维度向公众传达艺术家对数字时代伦理问题的感受和思考。
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36氪根据受访者原意翻译整理):
36氪:“人机融合”这个主题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张海涛:当前,人类和机器在生活和生产中高度相互依存,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伦理问题。 我认为,与其将两者区分开来,不如平等地看待人与机器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人机融合的和谐景象将逐渐出现。
两者之间存在高度依赖,异质共生的潜意识融合状态也指人类智能(人类)与人工智能(AI等)高度融合的奇点阶段。
对人与机器关系的关注,源于我在策展初期对艺术创作主体性的思考和质疑。 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否会赋予它们可以替代人类的灵魂和意识,或者与人类建立一种新的伦理关系? 例如,如果GPT与机器人绑定,它将超越人类的智力或能力。
2023年是人工智能元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关注机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从2008年的“愚人效应”到随后的自动传感仪器,我在专注艺术创作的同时,不断梳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艺术的历史脉络,不断反思人与机器的关系。
我对两者关系的持续关注是我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的基础,也为这次展览的策划和创作创造了机会。
36氪:机器在这次策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张海涛:本次展览以实体机器人展为主体。 其中,根据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将其分为机器智能和计算智能。 作为计算机软件智能,它也参与作品的创作。 它具有更强的智能性,与机器智能具有充分的互补和融合关系。 通过新的算法,赋予机器人灵魂意识,增强机器的智能和智能。 另一方面,机器智能更加物理化,能够突破空间界限,更自由地与观众互动。
在本次展览中,并非所有艺术品最终都是与人类艺术家合作呈现。 更多地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为艺术家提供原创的设计思路,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36氪:您刚才提到,在担任人类助理的同时,您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你的自主性在哪项工作中得到体现? 哪部作品给你印象最深?
张海涛:比如高峰先生的作品讲的是虚拟机器人给人类做手术的故事。 本作品中的方案效果图全部由. 我觉得很酷,而且造型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36氪:这次展览主要针对哪些群体?
张海涛:首先,“人机融合”策展针对的是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行业的从业者。 我们通过VIP和论坛的方式汇聚艺术家、科技领域的专家、媒体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趋势。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展览,让专业人士和从业者思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关注与数字化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与技术发展相伴的法律制度问题。
当然,除了针对专业人士,我们的策展也面向公众。 毕竟,公众是人工智能和数字产品的使用者和享受者。 人工智能将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这不仅限于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普通人的职业规划和选择。 我相信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会带来社会的结构性变化,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关注。
36氪:为什么选择参加这个展览?
张海涛:我一直比较喜欢学术策展。 主办方为798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旨在通过文化艺术向公众传递科技和创新理念。 本次展览的理念与展览的艺术基调高度契合。
另外,无论是在艺术定位还是国际化方面,我们都处于国内美术馆的前列。 作为一个当代、未来的艺术博物馆,它吸引了各个领域年轻人的关注,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