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科技

一款大号手机能否撑起“全村的希望”?

时间:2024-01-15 10:08:54
2024年了,谁家手机还没装上大模型,那就等着被友商笑话吧。把大模型装进手机,能撑得起“全村的希望”吗?投入是巨大的,技术是领先的,那么落到具体体验之上,大模型手机的表现能得几分?“慢半拍”的如何让大模型发挥所能,届时或许将给手机市场打开新的思路。

一款大号手机能否撑起“全村的希望”?

都2024年了,如果你的手机还没有配备大机型,就等着被朋友嘲笑吧。

近期,移动行业有两款值得关注的新品发布会,一款是OPPO Find X7系列,一款是荣耀Magic 6系列。 从OPPO和荣耀的产品布局来看,新品都是仅次于折叠屏的旗舰,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此重要的发布会,OPPO和荣耀都默认锁定了同一个焦点——大机型,可见大机型对于手机厂商的重要性。

就像刘作虎远远地向整个行业喊话:“不布局大型机型的手机企业是没有未来的”。

其他厂商虽然没有这么直爽,但也不敢怠慢自己的动作。 环顾整个市场,除苹果外,主流厂商的大型号产品均已亮相,并逐渐引入手机领域。 各个大车型酷炫的名字和行业领先的技术参数,已经将大车型混战的氛围渲染到位。

然而,与上文提到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消费者对于大车型的出现似乎并不兴奋。

众所周知,2017年以来手机市场的增长瓶颈日益显现,IDC预计2023年出货量将同比下降4.7%,创下10年来的销量新低。

把大机型装进手机能撑起“全村的希望”吗?

01 争夺大型号手机门票

从出货量统计来看,手机行业主流品牌名单早已稳定:国外品牌为三星、苹果,国产品牌为OPPO、vivo、荣耀、小米华为

面对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大家都在。

从眼前的OPPO和荣耀开始,OPPO Find基于大机型的端云协同能力,荣耀的新系统首次实现了意图识别的人机交互。

展望未来,三星将于1月17日发布新机,其高斯模型将集成到新机中。 苹果是最神秘的。 据媒体报道,该公司正在秘密开发和测试大型模型产品,预计将于今年推出。

展望未来,小米自研大模MiLM、vivo蓝心大模、华为盘古大模都有相关能力,也已经在新手机、新系统上落地。 比如此前发布的vivo X100系列,号称是首批百亿机型。 调到终端的大型号手机。

而且,高昂的成本和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度,让大模型之战不再是一件小事。

行业数据显示,大型车型相关投资门槛高达数百亿,后续成本还将不断扩大。 熊楚墨在荣耀发布会后的采访中也得到了一些证据。 赵明表示,“包括各方面的投资,过去几年AI的成本总共不到100亿。当涉及到大型模型时,我们发现计算资源的投资可能会大幅增加,可能会翻倍。”

勇往直前,直面危险。 即便如此,没有制造商愿意错过大型车型。 相反,他们采取了比朋友更坚定的态度。 原因在于大机型被公认为手机行业未来的演进方向。

以2007年第一代的发布为基础,手机分为两个时代: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发展了十多年,其功能和生态已基本定型,市场红利已得到充分挖掘。 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销量增长,手机行业都迫切需要大幅升级。

2023年,科技行业将掀起一场大模型热潮,“百模型之战”即将打响。 这将明确手机行业的演进方向。 长期以来,手机厂商其实一直在围绕AI进行探索,比如除了CPU之外,加入专门用于增强AI能力的NPU。 大机型的加入被荣耀、OPPO等厂商形容为重构手机体验的AI能力。

赵明认为:“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AI服务和应用,但真正的平台级AI和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AI一定是未来所有厂商的发展方向,无论是苹果、华为或其他。 厂商会朝着荣耀的方向跟进。”

刘作虎也多次表达过大机型对于手机厂商的意义:“2024年,智能手机厂商不布局大机型就会落后,手机厂商应用AI大机型肯定会影响市场竞争力。”

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再到大型号手机,这百亿的赌注实际上是厂商在争夺新一代智能手机的入场券。

02 雷声大雨点轻?

投资巨大,技术领先。 那么说到具体的体验,大机型手机的性能能打到多少分呢?

据发布会上介绍,OPPO Find X7系列是全球首款在设备端采用70亿参数大模型的手机。 而且,其搭载的大型车型与同级及同平台其他车型相比,具有多种技术优势。 例如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大的文字处理限制等。

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OPPO重点关注了两大机型应用,一是AI拍照修图,二是AI通话总结。 前者调用的AI能力是识别照片中的元素,消除并填充边框。 后者基于通话录音内容的智能识别并生成关键信息摘要。

这两个“大”更新能给用户带来多少惊喜,见仁见智。 但可以肯定的是,AI剔除、通话汇总并不是手机行业的新功能。

以照片处理为例。 在大机型概念出现之前,很多厂商就已经在尝试对照片进行AI处理。 消除和填充是最常见的应用。 比如2020年发布的华为P40系列,可以一键消灭路人。 三星手机在自己的相册中也有相应的AI应用,而小米手机也可以基于AI实现魔法换天等玩法。

再看看荣耀,大模8.0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用户意图的认可,相应的功能更新也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

比如“任意门”和“智能胶囊”两大核心功能一经发布就引来质疑。 Any Door类似于之前手机的“一步到位”功能,而Smart 则让人想起苹果手机上的Smart 。 再比如基于大模型能力的智能拍片、文字创作、搜索等,这也是其他AI产品最典型的应用。 它们没有实现明显的差异化,也未能超越大家对人工智能能力的现有理解。

有手机行业研发人员指出,“大机型的主要变化是将AI能力带到系统层面和平台层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虽然这些AI应用之前已经有了,但效果还不够。”没那么好。现在大模型有了更多的数据和更强的处理能力,比如抠图可以更流畅,说话的语气也更接近真人。”

一位移动应用开发者表示:“与云模式不同,集成在手机中的客户端模式可以在本地完成任务。用户无需连接互联网即可处理业务文档和个人照片,无需担心关于上传这些敏感信息,云泄露还可以了解用户的个人习惯,变得更加了解你。客户端的大模型可以理解为私人管家,底层能力确实和上面的大模型是一样的。云,增加了隐私和个性化属性。”

但在发布会上,厂家对大车型进行了特别表态,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高度期待。 但事实上,现阶段手机中大机型的加入更多的是对手机以往AI功能的延伸,为体验优化锦上添花,而不是颠覆性的体验飞跃。

这样一来,在手机厂商围绕大机型如火如荼的进行的同时,消费者端的体验差距也无法避免。

03 拉动销售是原动力

与“进化”这样的理想主义词语相比,将大机型引入手机实际上有更现实的效果——刺激销量。

手机市场缺乏强劲的增长动力,这是过去几年厂商面临的最大问题。

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2023年出货量依然不容乐观,将创10年来新低。 手机增长放缓影响着整个世界。 手机增长停滞的背后,是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低迷。 例如,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高通2023财年营收为358.2亿美元,同比下降19%。

而且,在过去几年的下行周期中,行业尝试从多个角度刺激销量增长,包括5G通信技术的迭代以及从全面屏到折叠屏的硬件形态创新,但始终未能成功。实现真正的市场推动。 ,开启新一轮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车型成为“全村的希望”也就情理之中了。 高通、联发科等手机厂商和产业链玩家正在集体追求将大机型引入手机。 最初的动机可能是出于对业绩增长的渴望。 渴望的。

而且,手机市场还有一个细分趋势值得强调,那就是高端市场逆势上涨。

尽管市场整体增速放缓,但消费者对高端手机的关注和支持程度有所提高。 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消费者对手机市场的认知发生了显着变化,用户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高质量的产品。

报告指出,与2016年相比,2023年高端手机市场空间将增长三倍。具体来说,高端手机(批发价≥600美元)市场销量将同比增长6% 2023 年,创下新纪录。 售价1000美元以上的超高端手机占高端市场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端手机的吸引力? 引入大模型能力是一个具体可行的正确答案。

市场预测,人工智能,尤其是在硬件端运行生成式大模型的能力,将推动高端市场的增长。 端侧AI能力的需求有望刺激新一轮机器更新换代,有助于提升设备平均售价。

“考虑到大机型端侧部署的性能需求和实际能耗,客观来说,高、中、低端机型很难实现同等的体验,”上述手机开发商指出。

联发科透露,拥有 130 亿个参数的大型模型至少需要 13GB 内存,加上 6GB 的 App keep-alive 和 4GB 的 操作系统。 16GB内存的手机无法运行这个参数的大机型。

有鉴于此,从实际行动来看,厂商推行大机型的首选是自家旗舰和高端机型,以大机型作为主要亮点,以明确区分新品与其他价位产品,例如vivo X100系列、OPPO Find X7系列、荣耀Magic 6系列都是例子。

04 改变世界需要多一点耐心

“互联网的发明非常重要,它将改变世界。” 比尔·盖茨对大模型的预测或许是正确的,但实现它无疑需要一定的时间。

被寄予厚望的大型模型技术,在“上机”后的实际体验后,与“改变世界”并不相符。 这之间的差距仍然需要杀手级应用程序来填补。

杀手级应用在哪里? 超越体验层面,从目前手机厂商布局大机型的策略和思路来看,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一些影子。

荣耀强调,大模型的功能逻辑是AI识别意图,做出意图决策,运行相应的服务,然后将结果呈现给用户,从而完成设备理解意图的人机交互,颠覆了传统的人机交互。用户逐步操作的交互模式。 无独有偶,小米 OS提出的“主动智能”概念也类似,利用AI来理解和学习用户的日常操作,从而将设备调整到用户习惯的状态。

基于感知和理解,主动完成任务、满足需求,结合出行、办公、社交、娱乐、购物等多种需求场景,重新定义用户体验。 这是厂商不能忽视的一个进化方向,也是消费者认知大型号手机的有效路径。

而这一切,依然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要真正实现体验,需要繁荣的应用生态的支持。 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一样,智能操作系统提供了土壤,而在其之上蓬勃发展的移动应用则促成了体验的颠覆。

应用商店

“研发从2018年就开始了,GPTs应用商店刚刚正式开放,一些优质应用已经出现。但与iOS以及这些成熟的应用生态相比,AI应用生态只能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婴儿期。”

具体到手机大机型,上述移动应用开发者认为,大机型现在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意图识别和任务处理。 未来随着更多AI应用的推出,手机大机型将不断进化以处理复杂、多任务。 任务叠加的交互式说明。

他举了一个例子,用户希望快速学习并分享视频的核心内容。 手机模型可以帮助生成内容概要,还可以智能截图关键图片并自动拼接成分享图。 “只有像这样具备先进能力的大模型应用,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颠覆感。”

一切都忠于其根源,一切仍然要通过经验来讲述。

而且,行业内还有一位重量级玩家尚未正式登场,那就是十多年前推出智能手机行业的苹果。 如何让大机型“慢慢”发挥出最佳状态,或许会给手机市场开辟新思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36氪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