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跌破最低价,苹果真着急
iphone跌破最低价,苹果真着急
1月15日,苹果官网出现了罕见的大幅降价,而就在两天前,占地1200平方米的北京首家华为旗舰店在苹果王府井店正对面开业。 苹果低调促销的背后,是国产手机在高端市场的集体“围攻”,而苹果则希望拥有更强的品牌力和价格力,以价格换取销量。
1月15日,“苹果官网罕见大降价”位列微博第一。 趁着春节促销的契机,苹果官网针对手机、Mac笔记本电脑、iPad平板电脑、耳机等产品推出了一轮官方促销活动。 降价幅度从50元到800元不等。
▲(图源/微博)
虽然这个降幅不是历史最大的,但在热搜中却排名第一,因为官网作为苹果的官方直销渠道,代表了苹果的态度。 过去,官网一直是价格最“坚挺”的渠道。 多年来除了新品迭代外,价格很少下调,一直被视为苹果的价格锚。 官网价格的“破发”意味着渠道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苹果官网调价后,《城市圈》查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截至发稿,标准版起售价已降至4598元,Plus版已降至5448元, 15 Pro已降至6498元。 ,15 Pro Max降至8228元。
▲(图/截图自淘宝、拼多多)
至于线下渠道,《城市圈》近日走访发现,部分经销商已直接从官网向Pro Max提供1600元的优惠,并且旧款换旧时还可额外提供最高600元的补贴为了一个新的。
早在去年双十一,苹果“大降价”的趋势就已经非常明显。 当时,各大电商平台系列产品最高降价超过2000元,是近年来最早的新一批降价。
资深分析师朱家涛向《市场圈》表示,2023年苹果的促销确实会比往年频繁很多,渠道上的价格管制也有所放松。 因此,拼多多、抖音等新兴渠道也受到了不少打压。 超过历史最低价的“破价”现象。
苹果销量是否因频繁降价促销而下滑? 但不久前,根据权威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0日,苹果去年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第一,出货量高达4450.5万部。
在各大手机厂商中,苹果手机一直以价格昂贵而闻名。 平均售价远高于其他制造商。 去年其销量还位居中国第一。 为何近段时间如此急于降价?
无法承受这个价格?
苹果的降价来得突然。 据《城市圈》了解,降价活动不仅覆盖官网,还覆盖苹果官方Apple Store和线下授权店。
北京王府井苹果专卖店的一名店员告诉City ,活动将于1月18日开始。 1月15日即可购买提机,18日活动结束后可到店进行交易。 享受优惠。 “虽然这次活动不限量,但当天店里可能没有库存。”
▲(图/王府井Apple Store)
授权店方面,一位授权店经销商告诉《城市圈》,店内很多产品已经可以享受新年价格优惠。 如果18号来的话,还会送小礼物。 “如果你购买Apple Watch S9,你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块手表。” 带上吧。”但经销商的促销并不代表官方。
对于苹果此次降价,资深分析师朱家涛告诉《都市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持中国市场的销量。 目前市场上苹果手机的销量其实是存在一定压力的。 从国内市场来看,除华为外,其他安卓厂商都在持续开发高端手机。 从全球市场来看,苹果在北美和欧洲的下滑将在2023年下半年明显,国内市场的情况会更糟。 稍微宽松一些,所以现在苹果也更加关注中国市场。
就在日前,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2024年国内新机激活数据显示,虽然苹果依然位居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激活量达到1501.16万台,但同比下滑了10%——年。 第二名小米和第三名华为的激活数量分别增长了38.4%和79.3%。
▲(数据来源/BCI)
此外,根据该机构更详细的数据,去年12月苹果新机激活量仅比小米高出0.18%。 进入一月份后,随着又一波高端安卓旗舰机型的发布,苹果保持销量第一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此外,投行杰富瑞近期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由于中国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2024年第一周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30%。
面对销售压力,鉴于其领先的品牌和价格能力,苹果的降价可以在推动出货量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朱家涛对《城市圈》分析称,去年上半年,苹果在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对手。 华为的回归几乎是在第四季度。 另外,去年苹果的促销活动非常频繁,所以全年的销售表现都比较不错。
就在苹果降价前两天,一件戏剧性的事件是,1月13日,华为北京首家旗舰店在王府井银泰88一层开业。 该店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店内除了手机和物联网产品外,还包括文杰、智杰的多款新能源展车,与苹果公司隔街相望。专卖店 王府井店。
被国内厂商“围攻”
2023年第四季度,沉寂已久的中国手机市场将迎来一轮重大变革。
去年8月底,华为系列突然开售,宣告了这个曾经的全球三强手机巨头的强势回归。 凭借卫星通信、国产芯片等差异化卖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华为系列、华为Mate X5折叠屏系列一机难求。
如今,已经上架近半年的华为系列,仍然受到产能限制,并没有全面供货。 华为回归对苹果的影响尚未真正显现。
在新开业的华为王府井旗舰店里,该系列的缺货情况依然十分严重。 1月15日,据该店店员介绍,标准版目前仍然缺货。 只有 1TB Pro 版本有货。 折叠屏Mate X5仅有珍藏版,比普通版贵1000元。
业内人士向《都市圈》表示,目前上游供应链的反馈显示,华为在某些材料上仍存在产能瓶颈。 随着今年华为产能的提升,整个国内手机市场有望恢复增长。
“如果华为能够打开销售,将对苹果产生更大的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都市圈》。
▲(王府井对面的华为、苹果官方旗舰店。来源/城市拍摄)
与此同时,小米、OPPO、vivo、荣耀等国内厂商也在加快在高端手机领域的发力,以更加紧凑的产品节奏正面迎战苹果。
2023年第四季度,小米和vivo的高端旗舰小米14系列和vivo X100系列将分别于10月和11月发布。 进入2024年之后,OPPO Find X7系列和荣耀Magic 6系列也将于1月初密集上市。 可见国内各大厂商正在全面“对标苹果”。
不过,在国内厂商来势汹汹的同时,苹果的产品力依然非常强大。 厂商更可能将苹果视为“标杆”和“挑战”。 双方的品牌力和价格力仍存在差距。 凭借强大的iOS系统生态、性能领先的A系列芯片以及在视频能力上的长期积累,苹果最新机型在综合体验上依然是一流的产品。
在朱家涛看来,目前厂商对苹果的影响并不大。 一方面,目前安卓品牌的主流价格还远远落后于苹果,大多在四五千元左右,而苹果的很大一部分价格区间已经上涨到8000元以上。 目前,安卓厂商与苹果争夺市场,主要依靠价格较高的折叠屏。
厂商的重点主要是补充系统级能力,围绕信号、充电等短板打造差异化卖点。
近年来,国内几乎所有厂商都将目光集中在系统底层。 华为自研的鸿蒙4.0已于去年广泛铺开,鸿蒙原生应用近期也加速推进。 此外,小米还于去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OS。 OPPO、vivo和荣耀也将系统底层算法算力的优化作为重要着力点。
在差异化卖点上,华为和荣耀的高端手机都配备了卫星通信功能。 华为的很多高端机型都可以拨打卫星电话。 荣耀刚刚发布的Magic 6Pro支持实时语音和双向卫星通信。 小米即将发布 小米14 Ultra据称配备卫星相关功能。
此外,各厂商还专门优化了天线和信号,进一步增强手机的通信能力,例如华为的灵犀通讯、OPPO的超级信号工程。
充电方面,安卓阵营的大功率快充已经基本普及,最高速率达到200W以上,而苹果的充电速度仍然在30W以下。 在去年的AI大机型浪潮下,各家安卓厂商也加速将大机型装进手机。 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均在最新产品中集成了AI能力,率先在设备端推出大型机型。 起床了。
苹果的生死战
当国内手机厂商疯狂追求影像、性能、AI时,苹果在做什么?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寻找替代的下一代流量入口,同时挖掘软件服务的“创收潜力”。
近年来,随着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创新遇到瓶颈,厂商纷纷聚焦性能和影像,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感知变得越来越小。 苹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软件生态系统的构建上。
苹果前不久发布的2023财年财报显示,苹果上一财年的服务净收入已达8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10亿元),相当于国内领先互联网巨头之一的营收规模。
但苹果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围绕软件服务构建的生态壁垒,很多功能在国内市场并不完善,导致其在国内的综合体验出现缩水。 例如,Apple TV+、Store、卫星通信、毫米波等功能在国行版机型上均未配备。 而国内厂商往往依靠本地化运营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
尽管苹果在硬件产品方面依然强势,但这种生态碎片化依然是苹果的隐忧。 毕竟,同样是市场顶尖玩家的三星手机,拥有同样强大的产品能力,但如今其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却被忽视了。
在手机硬件缺乏想象力的情况下,苹果将下一代硬件流量入口的巨大希望寄托在了即将在美国上市的头戴式显示产品Pro上。 作为VR/AR行业最引人注目的显示产品,该产品的研发耗时长达8年,研发成本可能超过150亿美元。
但该产品在量产和普及方面仍面临瓶颈。 市场最初预测其销量可能在2024年达到100万台,但后来下调至40万台。 从出货量预测来看,Pro在短期内注定是不可替代的。
一位VR行业从业者告诉《都市圈》,苹果Pro在显示效果、感官交互、眼动手动追踪等方面确实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但距离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走,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
“我对Pro十年后的推广还是很看好的,但现在它的重量仍然有几百克(市场注:约454克)。 从几百克到几十克,十年已经算乐观了。 ”练习者说道。
现在不仅是苹果,华为、小米、魅族等厂商都在布局VR/AR相关产品,比如智能眼镜。 但与苹果相比,这些厂商选择了更轻量级的投资方式,而不是像苹果那样“all in”。
毕竟这些厂商和苹果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 最大的区别之一是他们都选择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VR只是他们的一个“备胎”,以确保他们在牌桌上名列前茅。 。
苹果的弱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 当地时间1月12日,微软()股价收涨1%,收盘市值达28872亿美元,超越苹果(Apple)的28747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投资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苹果增长黯淡,股价将较目前水平下跌30%。
对于苹果来说,当苹果汽车距离遥远、AI战争缺乏显着优势时,Pro更像是一场生死战。 在Pro真正流行之前,它不能输。 即使依靠降价促销,也必须保持销量和市场份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杰”(ID:),作者:曾光,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