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科技

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现场大查房在17城市成功举办

时间:2024-05-16 11:05:35 qbqsn110
4月13日—21日,由亚洲心脏学会(AHS)和国际心血管病学会(ISCVD)主办、心动中国组委会协办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现场大查房在济南、重庆、天津、石家庄、西安、成都、长春、北京、贵阳、...

4月13日—21日,由亚洲心脏学会(AHS)和国际心血管病学会(ISCVD)主办、心动中国组委会协办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现场大查房在济南、重庆、天津、石家庄、西安、成都、长春、北京、贵阳、昆明等地相继举办,70余名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受邀作报告,聚焦心血管领域国内外热点前沿,分享观点,传播“心”思想、共研“心”技术、畅想“心”未来、谱写“心”篇章,吸引线上线下50万人次观看。

 

论坛邀请国际著名心脏电生理专家、美国Lankenau心脏中心主任严干新,哈佛医学院副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马萨诸塞总医院病例记录部分副主编Dudzinski,华盛顿大学超声影像室主任刘侃,退伍军人医院无创性心内科主任欧加福,麻省总医院超声技术总监花兰琪、电生理专家Ptaszek、结构性心脏病主任Ignacio Inglessis-Azuaje,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顾问Keramati等8位外籍专家,在各分论坛从多学科、多角度分享了血管学科诊治技术的前沿发展研究成果。

 

从专题讲座到病例讨论,多位国内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与国外专家同台畅谈,阐述了专业领域中的新技术、新思路,以及实践中处理疑难危重病例的经验和方法。各分站研讨会立足于基层需要的心血管疾病诊治规范及进展,学术内容新颖、丰富,涉及面广,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涵盖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参会人员热情高涨,对解决基层人员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很有帮助。

 

聚焦中医药协同发展,在北京站论坛上,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副院长冯兴中认为,现代医学基于组织结构对抗病理病灶,使生命大厦更加稳固,而中医学基于生命质量辨证论治,让生命之花更加灿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超表示,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它融合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西医精准治疗,为群众提供更有效的健康解决方案。

 

广州站论坛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心动中国”广东省项目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安丽教授认为中西医结合将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天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周小雄教授提到,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将中医药作为治疗新策略,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选择单用中药或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案。 

图片1.png

 

图为长春国际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病例现场大查房

 

长春站论坛上,吉林大学心脏病诊疗中心主任李淑梅分享了ACS治疗新进展与展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孙健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宋春莉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薛歆教授各抒己见,详细解读临床中心房血栓及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图片2.png

 

图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李淑梅教授作课题分享

 

围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进入脑心同治时代”主题,在兰州站举办的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围绕中医药创新发展,带来高屋建瓴的发展趋势报告,分析中药对创新药物发展的贡献和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在线发来期望和嘱托,认为脑心同治理论为心脑血管慢病防控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案,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公认,对减少我国卫生经济的压力和减轻家庭负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合肥站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胡立群教授深入剖析了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心内科副主任苏浩详细讲解了房颤伴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导管消融治疗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南昌站论坛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郑泽琪教授分享了心血管领域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的介入治疗,以及心房分流器、心脏调节器的应用等,但也表示目前临床中许多患者不仅身体遭受病痛,还更多伴有心理困扰,因此双心医学逐渐被重视;此外还有重大慢病的治疗与管理,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琦教授介绍了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器械植入、快速性心律失常消融及左心耳封堵)及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每站论坛上,专家们围绕患者诊疗问题,谈查房病例的新专业、业务、技术进展,既有危急重症的规范化治疗、罕见病因的追根溯源,又有典型常见病不典型症状的谜底揭晓,从凝练的主诉、详尽的病史采集到精准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思路与辅助检查的环环相扣,临床实践经验与前沿文献追踪双管齐下。通过层层剥茧,拨开临床迷雾,理清诊疗思路,解开一个个精彩的谜题,既是一次沉浸式的“大查房”,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

 

每站研讨会期间均设置两大板块,其中,中美专家单盲病例大查房板块,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邀请中美专家进行现场病例分析,参加讨论专家以实时问答方式交流互动,并筛选出两篇优秀病例,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病例专栏发表;心电图(ECG)之“最”心电现象竞赛特色板块,活动最终将评选出第一名2名、第二名4名、第三名6名及优胜者若干名,并设置丰厚奖品,颁发荣誉证书,具体获奖名单见本报后续报道。而在西安、成都站研讨会上还举办“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陕西省、四川省两场省级比赛,分别评选出第一名1支队伍、第二名2支队伍、第三名3支队伍(获奖名单见下)。此项目是继“共铸中国心”项目后的又一项全国性公益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理论知识的运用,展示了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有力提升与促进了各地医院临床医生的心电图识图能力和心电诊疗水平。

 

“通过交流与研讨,自己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贵州中医药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兴德教授感慨道。上海站论坛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李毅刚教授希望此类规格高、内容丰富、注重实用性、有利于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会议能经常举办,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提升心脑血管医师的整体水平及能力。

 

此次系列论坛不仅凝聚了心血管领域的权威专家和领军人才,更增进了心血管同道之间的友谊,既有国际最新前沿动向,又有临床实践落地,既交流了临床进展,又引发进一步科研思考,激发参会医者理论挖掘动力和实践创新热情,凝心聚力,在新时代、新阶段,踏浪而行,共同努力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促进心血管防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心动中国比赛获奖名单

 

“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

陕西省决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西安市中心医院一队   胡建华  王天宇  陈蕾

 

二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队  郑涛  李云云  钱华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张荣  付优亮  孙书红

 

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医院一队    吴皓宇  韩稳琦  曹怿炜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   仇俊玲  答婷婷  马艳萍

渭南双玲医院    王博  蔺军芳  智晓文

 

“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

四川省决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四川省人民医院一队  周杰  苏晓凤  樊娜

 

二等奖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杨春  周小龙

四川省人民医院二队  罗媛  彭琼辉  苏叶

 

三等奖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奎  汪接根  李健

雅安市人民医院  吴鹏  黄正林  陈元国

崇州市人民医院  刘波  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