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球首创升压充电技术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
比亚迪全球首创升压充电技术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随处可见,无论是消费者的信任程度还是使用上的便捷程度,都有了质的变化。无论是大容量电池、特高压平台,还是超充站、换电站的普及推广,都把曾经对电动车嗤之以鼻的消费者拉了回来。可回首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行业却普遍面临三无困境:一无充电技术,二无充电基础设施,三无充电标准。三个最现实和直观的问题赤裸裸的摆在那里,那么从无到有,从0到1,现如今新能源的扛把子选手比亚迪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针对充电效率低的核心痛点问题,现在“事后诸葛亮”的来看800V高压平台或许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可在发展初期,谁又能想到呢?答案是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实现突破,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搭载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车型上。也让车辆的百公里加速快至4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60kW,这一想法时至今日,行业内仍旧是竞相进入800V高电压平台赛道。不过高压车型虽然大幅提升电动车的充电功率,但当时的市场环境,国内95%都是500V以下的低压桩,与高压车型充电不兼容,影响了充电效率。比亚迪因此推出了全球首创升压充电技术,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实现了车桩兼容。
第二个痛点问题,是极端天气下气温对于电池的严重影响,这一点从销量分布上,南方电动车明显比北方卖的更好足以证明。冬季北方极低气温下电池衰减严重、续航太虚、充电效率低是劝退很多北方消费者的主要原因。比亚迪对此首创了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充。
这项技术无需额外增加控制部件,原理是通过复用电驱动总成,实现动力电池串联分包拓扑,并首创电驱多维空间控制技术,在动力电池内部激励产生高频交变电流;电芯在高频交变电流下,利用自身内阻快速产热,实现电芯快速升温的目的;同时,比亚迪构建动力电池、电驱动总成以及热泵系统深度融合的一体式解决方案。在电池自加热基于上,使用高效热泵系统,吸收电驱余热,进一步给电池加热,实现能量高效利用的同时,提升电池温升速率。相比传统方案,电池加热速率提升230%以上。
以腾势N7为例,在-30℃极寒条件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北方用户冬天也能享受到快充体验。同时不仅在充电时能自加热,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都能智能启动自加热技术,保障极低温整车性能。
行业飞速发展至今日,虽然快充甚至是800V高压平台已经足够普及,但就目前而言,电流超过300A的公共超充桩仅有2%,快充桩普及广,但超充桩极稀缺,又是一个残酷的现状。针对这个现象的普遍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类是自建桩超充方案,通过企业自建超充桩提升充电电压或者电流。另一类是公共桩快充方案,将注意力聚焦车端,提升车端的电压平台,让高电压平台车型能在公共高压桩实现大功率充电。
但自建桩超充方案这种技术路线需要匹配车企自建的“超充桩”才能实现最大功率充电;在普通公共快充桩使用则无法发挥最大功率性能,从而影响用户超充体验。而公共桩快充方案的本质是高电压、国标电流技术路线。代表车型有比亚迪海豹,其最大电压约为600V,最大充电电流为250A,最大充电功率为150kW。这些车辆在普通公共快充桩即可实现快充。以上两种方案虽然都能够提高充电速度,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自建超充桩覆盖面有限,且建设周期较长,相较于车企自建桩最大仅万级的规模,公共充电桩百万级网络有着车企难以跨越的规模鸿沟;而公共快充桩的电流受国标限制,功率提升范围始终有限。对此比亚迪给出了新的答案“与其让用户去争夺极少数的超充桩,不如充分利用现有超过百万台的公共快充桩资源。”于是,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诞生。
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充分利用庞大的公共快充桩生态,以“升流”方案,提升公共桩大功率快充效率。原理则是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有A+B两条充电回路,两条回路可独立运行,也可同时工作,A和B快充口对称式的布置在车身后部左右两侧。单枪充电模式下,采用双枪超充技术的车辆与普通单枪车辆无异;双枪超充模式下,双枪车辆可根据车辆自身需求智能调用第二把充电枪的输出能力,使整车的充电电流翻倍,达到整车最大充电能力。
双枪超充技术核心优势在于不依赖自建超充桩、不改变公共快充桩原有硬件基础上,通过两根充电枪同时充电,将普通快充桩升级为“超级快充桩”,使得整车突破公共快充桩国标最大250A的电流限制,最高可实现充电电流翻倍至500A;结合国内主流的80-120kW公共快充桩生态,通过双枪超充技术可实现充电功率翻倍。
换句话说就是“短时多补能,处处能超充。”以最近推出不久的腾势N7为例,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30kW,公共快充桩上实现15分钟充电350公里。但快速充电就像手机等电子设备一样,会出现发热严重的情况,升流技术对电动车电池热管理的考验更严苛,那么既要充电快,还要足够安全稳定,比亚迪全球首创复合直冷技术也因此出现,这一技术是通过电池上下两面均铺直冷板的设计,以及两套冷媒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补偿式流道设计,电池冷却面积提升100%,换热能力提升85%以上。
不难看出,比亚迪凭借20年的技术积淀、持续创新和研发投入,构建了更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让电动车补能在时间、效率上更贴近燃油车加油,优化了用户的体验,甚至是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或许也是比亚迪成为行业龙头的原因吧,每段成功的背后都不是靠运气得来的,机会来临的时候,还要靠实力去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