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
小鹏 AI 天玑 5.4.0 全球首发,智驾云端大模型登场。
2024 年 10 月 24 日,“小鹏 P7 AI 智驾技术分享会暨首发 AI 天玑 5.4.0 先享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小鹏汽车副总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博士、小鹏汽车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分别介绍了小鹏端到端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和首发搭载在小鹏 P7 上的 AI 天玑 5.4.0 版本。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宣布 AI 天玑 5.4.0 正式开启公测。新版本将为用户带来共计 248 项功能的更新,而 XNGP 通过此次更新将拥有小鹏最强的 AI 智驾能力,变得“端味十足”。
自动驾驶新一轮竞争正在云端展开
2024 年,智驾行业最为炙手可热的概念便是端到端大模型。随着 AI 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各家车企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量产逐渐深化。在“520AI DAY”上,小鹏汽车发布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成为全球唯二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车企。而在近期关于端到端模型方向的讨论中,小鹏汽车副总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博士表示:“做端到端很容易方向错了”。
在本次分享会上,李力耘博士首先介绍了目前行业主流的三种端到端发展路线,并进一步分析其优缺点:一种是通过大量规则小模型堆叠的“大模型”,其需要大量的优秀规则工程师;一种是“车端大模型”,即直接将端到端模型部署于车辆上,虽然见效快,但受限于车端算力,且随着后期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容易陷入瓶颈;最后一种便是云端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其参数量是车端模型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这是单纯的车端大模型所不可企及的。
简而言之,尽管选择前两种端到端的技术路线都能带来一定成效,但从智驾竞争的终局来看,布局云端大模型才是制胜关键。而小鹏汽车早在预研端到端大模型的阶段,就笃定要先构建一个强大的“云端大模型”,这也与全球头部 AI 企业——OpenAI 所选择的路线不谋而合。
据李力耘博士介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参数量将多达车端参数量 80 倍,如此大的参数量意味着云端大模型能够全面吸纳智驾数据,不遗漏重点信息细节。通过大参数量的训练,能够尽可能地穷尽智能驾驶中的长尾问题,以覆盖更多驾驶场景,使 XNGP 实现 L3 级的智驾体验。目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训练效率已提升了 2.6 倍,2025 年小鹏云端的算力将会达到 10EFlops 以上。
对于轻雷达、轻地图的智驾方案而言,高算力大模型既是基础也是门槛。小鹏云端大模型可极致发挥摄像头高信息量输入,8 倍提升有效视觉信息量。基于此优势,小鹏汽车推出了 AI 鹰眼视觉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雷达方案,AI 鹰眼视觉方案的摄像头信息量是前者的 80 倍,而摄像头能够感知的语义和颜色信息是其 100 倍,摄像头的反应速度也是其 3 倍。
同时,李力耘博士也强调小鹏的云端大模型是国内首个泛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大模型,不仅可以应用在自动驾驶领域,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均适用。
小鹏 P7 全系标配高阶智驾,不选装、不订阅、不付费
在本次分享会上,李力耘博士强调“有能力才能一套智驾软件标配全车系”。目前,小鹏汽车的在售车型涵盖了 SUV、轿车、轿跑、MPV 等品类,在具体配置上主要分为 Max 和 Pro 两个版本。对于智驾的研发和量产而言,覆盖的车型种类越多,数据收集的丰富度就越高,但面临的挑战也越大。只有具备极强的平台化、自动化能力以及工程体系能力的车企,才能实现“一套软件标配全车系”。
作为全球唯二能做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实现用一套软件适配全车系的车企,小鹏汽车宣布小鹏 P7 及后续车型将不再区分 Max 和 Pro 版本,全系标配 AI 智驾。
李力耘博士介绍,小鹏 P7 代表的是当前中国智驾顶尖技术能力。一方面,小鹏 P7 首发搭载的 AI 鹰眼视觉方案,是行业首个单像素 LOFIC 架构方案,优势是在